先前研究認為,人類在海洋的開發,對鯨豚的影響主要包含船隻撞擊(Schoeman et al. 2020)與水下噪音(Erbe et al. 2019)。水下噪音則多是在風機施工期間打樁所造成,可能會影響鯨豚對其他個體或是環境中其他物體的偵測。同時,噪音也可能為一壓力源,影響鯨豚行為、生活史策略與棲地選擇,進而影響個體與族群的存續。本研究一方面將著重於水下噪音對鯨豚的影響,檢視現有相關準則,是否有對鯨豚更友善的方式,以期更加減緩水下噪音對鯨豚的衝擊,促進其永續發展。

目前離岸風機除了固定式基礎,也發展出浮式風機,主要用於水深較深的位置,以繫纜系統或錨錠基礎將風機固定在海床上(Farr et al. 2021)。浮式風機無需基樁的工程方式,也被認為可能會產生較少的噪音(Farr et al. 2021)。然而,纜線在水下的形式,對鯨豚的活動範圍或是對鯨豚食物的分布是否會有影響,目前仍需更多研究來瞭解(Farr et al. 2021)。也因此,本研究另一目的即歸納水下纜線施工時與完成後,對鯨豚影響的相關案例,以提供未來在地發展浮式風機相關工程之參考。

由於風電開發涉及船運安全、海洋生態與漁業資源如何共生,成為多方利益角力場,如何規劃才能維護公共利益,成為重要課題。面對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離岸風力發電所涉及之風場選址、漁場與漁業權、航行安全及航道劃設,各有不同之中央主管機關、不同的政策目標。若以國家政策執行立場,這三者須取得協調平衡。才能達到綠能、海運及漁業三贏策略的最適風場開發區評估模式。

本研究將利用歷年來航港局船舶自動識別系統(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, AIS)之船舶航行動態資料、漁業署作業漁船之漁業活動(Voyage data recorder, VDR)資料,以及相關水文及海底設施等資料,建立大數據分析技術與建構資料庫。並針對船舶密度流、作業漁場分佈,以及相關資料之套疊分析,客觀分析風場應排除之範圍。此外,將以彰化風場及航道為例,分析風場建設前、施工中及營運後之交通密度流變化,以及作業漁場之異同,並提供行航道及漁業規範上之建議。後續,則擬以不同風機陣列布設情況,結合航行船舶之動態,以及不同漁業別漁船之作業模式,利用空間分析法求得最適風機布設之方案,以減緩對航道及漁業之衝擊,並以現有及規劃中之風場進行評估。

By chkst26